FAQ list产品知识

自然灾害后畜牧养殖户恢复生产操作指南来了!

作者:直驱电机、畜牧风机、永磁同步电机来源:本站阅读次数:1392【关闭本页

2020-07-21 11:51:14

自然灾害后畜牧养殖户恢复生产操作指南来了!


自然灾害后、基础设施设备毁损、饲料、药物被水浸泡、畜禽病死亡?
按以下操作恢复生产:
01、关注天气变化,做好防涝与防暑降温工作。将受洪水威胁的畜禽尽早转移到较高的安全地带,防再次受灾;在栏舍的南面搭遮阳网,开启风扇或水帘风机,及时清扫栏舍内粪便、污物,为畜禽提供舒适的环境。

02、检查修复栏舍与养殖设施设备。水灾过后,一是清除滑坡、道路、倒塌或淹水栏舍的垃圾并进行加固、修补,栏舍门窗安装防蚊、蝇的不锈钢网,栏舍四周挖排水沟,使栏舍防雨、防大风、防渗、防漏、防潮、防渍,并对养殖区域进行彻底清洁消毒,进出道路、渍水处撒生石灰,栏舍、用具等用戊二醛、复方络活碘等高效消毒药喷雾或浸泡,防发生疫病、防蚊蝇孳生。二是对电线、电器、机械等进行检修,使能正常运转,保证防暑降温、饲料加工等的需要。三是保证饮用水水质与清理渍水。饮用水及水管可用漂白粉进行消毒;清理场区及相邻区域的垃圾,疏通排水管,使屋檐水能自行排出,养殖污水自流入处理池。

03、保证饲料、兽药等投入品供应。一是未被水浸的饲料及饲料添加剂、药品等投入品及时转移到安全处。二是因漏雨打湿未被污染且未霉变的饲料,及时清理饲喂利用;对多余的湿料,可购买益生菌与之混合均匀发酵后饲喂,以免饲料浪费;霉变的饲料及饲料添加剂清理后堆积发酵后做有机肥。三是适当调整饲料配方,可相应增加饲料中的蛋白、维生素含量,以增强畜禽抵抗力;也可通过添加微生态制剂来调节,预防畜禽胃肠道疾病。四是保障饲料品质。洪水引起环境潮湿,饲料一次不要购进太多,以1个月的日粮贮备为宜;饲料加工贮存一周为宜。五是合理调整饲喂时间和饲喂方式。高温季节喂料以清晨和晚上气温较低时为宜,尽量避开正午时间饲喂;在给畜禽喂料时,要检查包装和合格证,看是否在有效期内和有无潮湿,要看饲料有无霉变和异味,发现异常应立即停喂并更换饲料。六是密封良好的药物,可以继续使用;泡水失效的药物,收集后统一存放,集中无害化处理。

04、做好死亡畜禽的消毒灭源。对死亡畜禽,一是要及时组织力量对养殖场及周边区域进行检查,尽快打捞并处理因灾死亡畜禽,开展消毒灭源,清洁水域,确保灾后无大疫;二是严格执行“四不准一处理”要求,不准宰杀、不准食用、不准出售、不准转运病死畜禽及其产品,及时对死亡畜禽进行深埋或焚烧等方式无害化处理,并对圈舍及周围环境进行全面彻底消毒。

05、做好预防与免疫接种。洪涝灾害容易引发口蹄疫、炭疽、高致病性猪蓝耳病、猪瘟、链球菌病、鸡新城疫、球虫病、鸭瘟、鸭肝炎等多种疾病,也是牛流行热多发季节,对于没有进行免疫接种的畜禽,要立即补免;对已免疫接种的畜禽,根据免疫抗体检测情况及周边疫情情况,必要时强化免疫一次。

06、适时出栏和补栏。根据栏舍面积定存栏量,尽可能实施“全进全出”,引种前对栏舍进行彻底消毒,引种时注意隔离防疫,不从疫区引种。

07、加强监管。一是加强产地检疫、屠宰检疫和流通环节监管,防止因灾死亡和病死畜禽流入市场;二是结合灾区人畜共患病流行史,加强炭疽、链球菌病等人畜共患病的防控。三是加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、牲畜口蹄疫、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疫情监测,发现重大疫情及时上报按规定处理。

几种常见病的防治技术
1、猪丹毒
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、热性传染病,俗称“打火印”。猪丹毒杆菌又称丹毒丝菌,为细长的革兰氏阳性小杆菌。
诊断要点:急性(败血型)即突然发病,体温升高达42℃以上,眼结膜充血、发绀,卧地不起,有时呕吐或干呕。病程2-3天,病死率80%以上。亚急性(疹块型)病猪在胸、背、四肢和颈部皮肤出现大小不一、形状不同的疹块,凸出于皮肤,呈红色或紫红色,中间苍白,用手指压后退色。当疹块出现后,体温恢复正常,病情好转,病程1周左右。慢性型常发生在老疫区或由前两种类型转化而来。主要表现为关节炎、慢性心内膜炎。
预防和治疗:有疫苗接种,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。发现本病应立即隔离治疗,注意环境和粪便的消毒。对于病猪的尸体应作烧毁或其他无害化处理。药物治疗本病首选的药物是青霉素,首次使用剂量要大。此外,其他抗生素或喹诺酮类药物,磺胺类药物均有效。

2、猪链球菌病
猪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属中致病性链球菌所致的一种传染病,对猪不分年龄、品种和性别均易感,但大多数在3-12周龄的仔猪暴发流行,尤其在断奶及混群时易出现发病高峰。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,可以通过伤口、消化道等途径传染给人,引起人类脑膜炎、败血症等,导致严重疾患,甚至死亡。
诊断要点:急性败血型发病急、传播快,病猪突然发病,体温升高至41℃-43℃,精神沉郁、嗜睡、食欲废绝,流鼻水,咳嗽,眼结膜潮红、流泪,呼吸加快。多数病猪往往头晚未见任何症状,次晨已死亡。少数病猪于耳尖、四肢下端、背部和腹下皮肤出现广泛性充血、潮红。脑膜炎型多见于70-90日龄的小猪,病初体温40℃-42.5℃,不食,便秘,继而出现神经症状,如磨牙、转圈、前肢爬行、四肢游泳状或昏睡等,有的后期出现呼吸困难,如治疗不及时往往死亡率很高。关节炎型表现一肢或几肢关节肿胀,疼痛,有跛行,甚至不能起立。病程2-3周。死后剖检,见关节周围肿胀、充血,滑液浑浊,重者关节软骨坏死,关节周围组织有多发性化脓灶。淋巴结脓肿型多见于颌下淋巴结,其次是咽部和颈部淋巴结。受害淋巴结肿胀,坚硬,有热有痛,可影响采食、咀嚼、吞咽和呼吸,伴有有咳嗽,流鼻液。至化脓成熟,肿胀中央变软,皮肤坏死,自行破溃流脓,以后全身症状好转,局部逐渐痊愈。病程一般为3-5周。
预防和治疗:做好菌苗预防接种,预防用疫苗最好选择相同血清型菌苗。猪场或周围发生本病后,如果暂时买不到菌苗,可用药物添加于饲料中用于预防,以控制本病的发生。
人员防护:猪链球菌病感染人主要通过接触病死猪。饲养人员要多注意个人防护,有外伤时应尽量避免接触病猪,发现病猪要及时通知兽医诊疗。屠宰加工人员在屠宰生猪时,应防止个人受伤。一旦受伤应立即处理伤口,经清洗消毒后,使用抗菌素预防治疗。注意不食用病死猪,购买的猪肉在分割时,应使用生熟分开案板,并充分煮熟后食用。
治疗首选对猪链球菌敏感的抗菌药物。青霉素、阿莫西林、氨苄西林对猪链球菌敏感。同时,按不同病型进行对症治疗。淋巴结脓肿型,待脓肿成熟后,及时切开,排除脓汁,用3%双氧水或0.1%高锰酸钾液冲洗后,涂以碘酊。对败血症型及脑膜脑炎型,应早期大剂量使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。青霉素和地塞米松,庆大霉素和青霉素等联合应用都有良好效果。

3、球虫病
球虫病是一种对家禽肠道有损害的寄生虫病。土壤、饲料或饮水中的感染性卵囊被畜禽吞入后生长发育,可使上皮细胞遭受严重破坏,导致疾病发作。
诊断要点:鸡球虫病以柔嫩艾美耳球虫的致病力最强,寄生于盲肠,俗称盲肠球虫病。21-50日龄雏鸡多发。病初羽毛竖立,缩颈、呆立,以后由于肠上皮细胞的大量破坏和机体中毒,病情转重,出现共济失调,腹泻带血等症状,死亡率高,甚至全群覆没。
防治技术:球虫病以预防为主。对鸡球虫病常用作饲料添加剂的预防药物有氨丙啉、球痢灵和可爱丹等,抗生素类有莫能霉素、拉萨霉素和盐霉素等。对兔球虫病可用磺胺类,如磺胺喹恶啉、复方磺胺二甲氧嘧啶和磺胺噻唑等进行防治。

4、牛流行热
牛流行热(又名三日热)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。其特征为突然高热,呼吸促迫,流泪和消化器官的严重卡他炎症和运动障碍。感染该病的大部分病牛经2-3日即恢复正常,故又称三日热。
诊断要点:突然体温升高到40℃以上,稽留2-3天后体温恢复正常。在体温升高的同时,可见流泪、水样眼眵,眼睑、结膜充血,水肿。呼吸促迫,食欲废绝,反刍停止。粪便干燥,有时下痢。跛行,妊娠母牛患病时可发生流产、死胎。乳量下降或泌乳停止。该病大部分为良性经过,病死率一般在1%以下,部分病例可因四肢关节疼痛,长期不能起立而被淘汰。
防治技术:定期免疫接种,加强牛的卫生消毒,搞好消灭蚊蝇等吸血昆虫工作。另外,针对该病毒对酸敏感、对碱不敏感的特点,可用过氧乙酸对牛舍地面及食槽等进行消毒,以减少传染。发现病牛,立即隔离病牛并进行治疗,对假定健康牛和受威胁牛,可用高免血清进行紧急预防注射。高热时,肌肉注射复方氨基比林20-40毫升,或30%安乃近20-30毫升。重症病牛给予大剂量的抗生素,常用青霉素、链霉素,并用葡萄糖生理盐水、林格氏液、安钠咖、维生素B1和维生素C等药物,静脉注射,每天2次。四肢关节疼痛牛可静脉注射水杨酸钠溶液。对因高热而脱水和由此而引起的胃内容干涸,可静脉注射林格氏液或生理盐水2-4升,并向胃内灌入3%-5%的盐类溶液10-20升。

觉得本文不错,分享给好友: